寻一个城市-魅力昆山

昆山市,古名“娄邑”,别称“鹿城”,江苏省辖县级市,由苏州市代管,是江苏省直管试点市 ,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与苏州市之间,北至东北与常熟市太仓市相连,南至东南与上海市嘉定区青浦区接壤,西与苏州市区、吴江区交界,属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为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总面积931平方千米。截至2025年2月,昆山市辖10个镇。 截至2024年末,昆山市户籍人口129.46万人。

昆山市为Ⅱ型大城市 ,自秦代置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南梁大同三年(536年),娄县改名昆山县。1989年,国务院批准昆山撤县建市。昆山市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曾获联合国人居奖,被评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等荣誉称号。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独特的自然景观,构成了昆山的旅游资源。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水乡周庄阳澄湖大闸蟹,是昆山的三张国际级名片。

2024年,昆山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80.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 

择一所学校-硅湖学院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实行计划内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由著名教育家、建筑学家梁顺才博士和史宝凤博士夫妇于1998年创办,是江苏省创办最早的民办高职院校之一,苏州市第一所民办高校,也是昆山历史上第一所高等院校。

创办26年以来,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始终聚焦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帮助学生根植创新基因,引领学生走上创业之路,众多校友创业成功。

院系介绍
文旅产业学院

硅湖文旅产业学院是立足区域发展战略、深耕文旅融合赛道的特色二级学院。作为大文旅产业集群的重要人才枢纽,学院以“设计-运营-传播”三大核心学科为支撑,构建覆盖文旅全产业链的教育生态--下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室内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等七大专业,形成“旅游运营+文化创意双轮驱动的专业群格局,实现多学科知识在文旅场景中的有机交融与创新转化。
学院紧密锚定硅湖“AI+智慧康养”核心战略,深度对接当下文旅产业“体验升级、数字赋能、康养融合”的新趋势,精准锁定“沉浸式文旅场景营造”“智慧康养服务运营”“新消费品牌孵化”三大高潜力赛道。通过动态追踪产业前沿需求,快速迭代专业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始终与产业脉搏同频共振。
在教育模式上,学院突破传统“课堂讲授”的单一范式,构建“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沉浸式育人体系:与头部文旅企业共建”项目制课堂”,将课堂搬进景区运营现场、康养社区服务中心、直播电商基地等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做中学、创中学”;联合科研机构设立“文旅创新实验室”,聚焦AI导览、数字文保、适老化空间设计等前沿课题开展协同攻关;联动市集工坊打造“在地文化共创营”,通过非遗活化、文旅IP孵化等项目,让学生在真实商业场景中锤炼“策划-设计-运营-传播”全链条能力。依托多元主体协同的文旅创新共同体,学院持续为学生搭建“学用结合、创业孵化”的优质平台,不仅输送具备数字技术应用力、康养服务洞察力与跨界创新力的复合型人才,更助力创业者在文旅融合的蓝海中抢占先机,共同书写“让文化活起来、让康养暖起来、让旅游火起来”的时代新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历史渊源于1999年硅湖学院成立的信息工程系,是硅湖学院最早成立的系部之一,学校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昆山、苏州、江苏以及上海等地区的软件开发、大数据、云计算、信息服务等人才需求而专门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院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三个专科专业,目前正申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现有在校学生近三百人。

学院现有教师18人,其中正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4人,逐步建成了一支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学风正、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和熟练掌握教学培养规律的骨干教师队伍。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近5年来,教师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0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出版教材8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江苏省重点教材1本。

学院建有大数据实验室、云计算实验室、智慧网络实验室、网络系统实验室、程序开发与测试实验室、移动UI设计实验室、嵌入式开发实验室等八个实验室,总资产近600万元。实验实训条件雄厚,可以满足最新计算机领域的实践性教学和科研的需求。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切实保证了“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终坚持内涵建设,治学严谨,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把培养学生作为首要的工作。目标是培养具有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诚信品质、遵纪守法意识,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创新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具备较强团队合作意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形成了“勤奋、求是、进取”的优良学风,所培养的毕业生在计算机领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宽的就业面,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赏及一致好评。各专业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

马克思主义学院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7年6月,其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现为学校的二级教学机构,下设“思政”、“法律”、“语文”等三个教研室,主要承担全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阅读与写作》以及部分人文类选修课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教研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4人。这是一支肯吃苦能担当充满活力的队伍,他们在硅湖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史宝凤博士带领下,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坚持不懈地探索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经过近20年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教学研究成果,即”体验式教学成果”。该成果具有“课程思政”全员育人的鲜明特色,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2017年被评为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光明日报用半版的篇幅推介体验式教学成果,在社会上引起很好的反响。

       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鼓励教师以科研带动教学,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近五年来共计完成省市级课题80余项;发表论文105篇,获得市级以上各类奖项20余个。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现新担当和新作为,努力开创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项工作新局面,为党的教育事业和党的理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线申请
学生姓名
出生日期
户籍所在地
电话号码
邮箱地址
咨询电话
15151640185

关注硅湖学院

报名咨询

用户注册

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学生 老师 企业
报名咨询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