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验式教学模式改革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举措。文章着重阐述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介绍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应用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做法及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体验式教学;基本做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硅湖职业技术学院从2013年开始,在全院试行体验式教学模式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作为体验式教学模式改革的试点课程,形成了“布置任务、知识讲解、教师示范、课堂实践、成果分享、点评总结、布置作业”的体验式教学基本做法,并建立了与体验式教学模式相对应的课程考核体系,为土木工程类课程开展体验式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1.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体验式教学基本做法
1.1 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根据实际岗位的工作内容,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工程造价的基本知识;熟悉定额及清单计价规范的概念、用途;掌握工程预算的编制原理和步骤。具备熟练识读图纸,准确列出计量对象;熟练使用规范和定额,准确计算工程量;掌握市场询价途径,准确编制计价文件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1.2 课程设计思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突出岗位能力培养,按照基础工程、主体工程、措施项目工程计量与计价,培养学生工程量计算和计价的岗位能力;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由简单工程训练、常规工程训练到综合实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训练过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逐渐的提升,打造“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建立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相适应的课程考核体系。
1.3 基本做法
1.3.1 布置任务:每个教学项目(或每次课)的开头,设置教学内容导入方式,并根据教学内容主题,设定学生所需完成的项目任务,提出相关要求。学生带着任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使学习具有目的性。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要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进而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期望。
1.3.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完成任务相关知识点,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为完成任务做准备。
1.3.3 教师示范:教师借助于板书、多媒体课件等手段,首先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案例分析讲解;采用示范教学法,对教学用图上相应计算进行示范讲解。
1.3.4 课堂实践:采用分组讨论教学法,学生首先进行简单案例模拟练习;小组讨论,确定教学用图中任务完成步骤,模拟练习,完成目标任务。在此环节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期间,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解决小组任务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具有足够的耐心和关心,对不想做的学生,了解具体情况,正面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3.5 成果分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结果分享,此环节也是PK竞赛环节,同学们为小组积分去努力,培养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在竞争机制下,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1.3.6 点评总结:对本次课的重点加以归纳、总结,纠正学生计算中的问题。对学生中好的小组和个人加以表扬和鼓励,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1.3.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课后实践,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
1.4 考核方式改革。建立与体验式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课程考核体系。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由“老师讲得好不好”向“学生练不练的好”、“技能过硬不过硬”转变,充分发挥考核的高杠杆作用。主要从学习过程,职业能力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期末考试三个方面考核。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考核方案
序号 |
考核项目 |
考核内容 |
考核方式 |
考核标准 |
分值 |
1 |
平时成绩 |
学习态度、纪律、到课率、作业等 |
教师管理记录 |
|
30 |
2 |
项目成绩 |
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 |
实训手册完成情况 |
实训项目按时完成;计量、计价结果准确,最后完成一套完整的计价文件 |
30 |
3 |
期末考试 |
期末卷面考试 |
笔试 |
对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
40 |
合计 |
|
|
|
|
100 |
2.教学思考
通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施,也总结了一些教学思考:
2.1教学目标的制定不能一刀切。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结构和水平,制定难易不同的目标。对学生的进步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2.2分组教学法。“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两千年前《学记》中就倡导学习者应彼此交换学习经验,以增强学习效果。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缺少团队合作意识和互相帮助的精神。通过分组形成了团队概念,使得组员之间有了共同目标,只有组员共同努力,团队目标才能实现。在这种氛围中,组长会明确分工,小组成员之间会积极配合、互助互利完成目标。当团队目标实现并得到相应奖励时,团队的成就会带给组员加倍的胜利喜悦,从而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全组灵魂人物的组长,更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2.3分享PK。团队之间的分享PK有利于减轻传统竞争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同时有利于分组教学的持续进行。分享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展示成果,推进课堂实践的执行。PK环节既是激发学习兴趣,也是激发斗志,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同时有收获的喜悦,找到自信。
2.4情感投入是灵魂。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及情感,去做到“四心”,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用心讲解每个知识点,细心示范好每一个典型案例,付出足够的耐心引导好每位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眼中无差生。
3.结语
体验式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类型的课程应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所有课程都有一个相同的灵魂,就是情感投入。归结为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并运用知识,从盼望下课到不讲完不让下课。而教师在享受那四十五分钟,付出情感的同时,从课堂收获愉快,然后带着这份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后面的工作和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刘玲.分组责任制和竞争制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应用 《当代教育论坛》2008(05).
[2]麦影.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3]秦伟.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4]祁丛林.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整体设计要素研究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